我国光伏系统初始全投资及运维成本
(1)地面光伏系统初始全投资(CAPEX)
我国地面光伏系统的初始全投资主要由组件、逆变器、支架、电缆、一次设备、二次设备等关键设备成本,以及土地费用、电网接入、建安、管理费用等部分构成。其中,一次设备包含箱变、主变、开关柜、升压站(100MW,110kV)等设备,二次设备包括监控、通信等设备。土地费用包括全生命周期土地租金以及植被恢复费或相关补偿费用;电网接入成本仅含送出100MW,110kV,10km 的对侧改造;管理费用包括前期管理、勘察、设计以及招投标等费用。建安费用主要为人工费用、土石方工程费用及常规钢筋水泥费用等,未来下降空间不大。组件、逆变器等关键设备成本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化效益,仍有一定下降空间。接网、土地、项目前期开发费用等属于非技术成本,不同区域及项目之间差别较大。
2023 年,我国地面光伏系统的初始全投资成本为3.4 元/W 左右,其中组件约占投资成本的38.8%,非技术成本约占16.5%(不包含融资成本)。从占比来看,2023 年的非技术成本在全系统成本中的占比较2022 年的13.56%有所提升,主要原因是2023 年组件成本有较大幅度下降,导致2023 年非技术成本占比上升,但从成本数据本身来看,2023 年的非技术成本与2022 年保持一致,为0.56 元/W。预计2024 年,随着组件效率稳步提升,整体系统造价将稳步降低,光伏系统初始全投资成本可下降至3.16 元/W 左右。
(2)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系统初始全投资
我国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初始全投资主要由组件、逆变器、支架、电缆、建安费用、电网接入、屋顶租赁、屋顶加固以及一次设备、二次设备等部分构成。其中一次设备包括箱变、开关箱以及预制舱。2023 年我国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系统初始投资成本为3.18 元/W,2024 年预计下降至3 元/W 以下。
3)电站运维成本
电站运维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运行维护的简称,是以系统安全为基础,通过预防性维护、周期性维护以及定期的设备性能测试等手段,科学合理的对电站进行管理,以保障整个电站光伏发电系统的安全、稳定、高效运行,从而保证投资者的收益回报,也是电站交易、再融资的基础。2023 年,分布式光伏系统运维成本为0.047 元/(W·年),集中式地面电站为0.039 元/(W·年),较2022 年小幅下降。预计未来几年地面光伏电站以及分布式系统的运维成本将略有下降。
不同等效利用小时数LCOE 估算
通常用LCOE(Levelized Cost of Electricity,平准发电成本)来衡量光伏电站整个生命周期的单位发电量成本,并可用来与其他电源发电成本对比。在全投资模型下,LCOE 与初始投资、运维费用、发电小时数有关。2023 年,全投资模型下地面光伏电站在1800 小时、1500 小时、1200 小时、1000 小时等效利用小时数的LCOE 分别为0.15、0.18、0.23、0.27 元/kWh。
2023 年,全投资模型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在1800 小时、1500 小时、1200 小时、1000 小时等效利用小时数的LCOE 分别为0.14、0.17、0.21、0.25 元/kWh。目前国内分布式光伏已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具有经济性。
不同系统电压等级市场占比
2023 年国内直流电压等级为1500V 及以上的市场占比约57.8%,直流电压等级为1000V 市场占比42.2%。2023 年,户用分布式装机43.6GW,户用全部采用直流电压1000V 等级系统,工商业分布式装机53.38GW,工商业分布式有90%采用直流电压1000V 等级系统。
跟踪系统包括单轴跟踪系统和双轴跟踪系统等(不含固定可调),其中单轴跟踪系统又分为平单轴和斜单轴,当前跟踪系统市场主要以单轴跟踪系统为主。虽然跟踪系统具有发电量增益的优势,但因其成本相对较高,目前国内市场使用较少,并且2023 年跟踪系统产品出货的提升远低于我国整体光伏市场装机的增长率,导致2023 年跟踪系统市场占比下降至5.3%左右,相较2022 年下降较多。未来随着其成本的下降以及可靠性的解决,市场占比或将有所提升。